【#彩色的東京奧運:跨性別運動員首度出戰奧運】
前幾天跟大家分享了Pride House的故事,但其實今年也是最多LGBTQ選手參賽的一屆奧運哦!
根據關注LGBTQ選手的媒體 Outsports 統計,今年東奧至少有168位LGBTQ選手參賽,而這個數目是2016年里約奧運的三倍,象徵LGBTQ運動員與倡議者的努力有所成果🏳️🌈
本屆奧運也首次有跨性別選手參賽,包括加拿大女子足球隊的Rebecca Quinn、美國單車特技賽候補選手Chelsea Wolfe,以及紐西蘭舉重選手Laurel Hubbard都是跨性別者。
然而,跨性別者選手參賽也引發「公平性」爭議。根據國際奧委會2015年發布的參賽指引,跨性別女性只要在參賽前一年將睪固酮濃度在維持在10nmol/L以下,就可以參加女子組的比賽。
反對方認為,即使規範睪固酮濃度,跨性別女性依然算是「前」男性,某些身體機能仍可能保有「男性優於女性」的條件,進而威脅到女性選手的參賽權益。比賽項目中,重視力量、爆發力的田徑與舉重,更是最具爭議的類別。
而支持方則認為,能根據運動科學的實證研究,有條件開放跨性別選手參賽,將能讓跨性別選手依照自己的性別認同參賽。此外,每位選手的身體條件本來就有所差異,包括身高、體重、肌肉量都不同,且後天的訓練、比賽策略也都可能影響到比賽結果。因此,並非全部的「生理女性」都會輸給「生理男性」。
目前運動科學界、國際體壇並未對於跨性別選手的參賽規範有所共識,而本屆奧運的跨性別選手也將成為大眾的關注焦點,進而引發社會上更多的討論與辯論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將使跨性別選手參賽的議題進入大家的視野,有助於未來在制定賽事規範時,將公平性、性別認同、參賽者權益等多元面向納入考量。
【趁這個機會,可以和孩子聊聊】
什麼是「跨性別者」?支持或反對跨性別選手依照自身性別認同出賽的原因有哪些?
🔹轉角國際分析:https://global.udn.com/global_vision/story/8662/5547355
🔸香港01新聞:https://reurl.cc/Q9glYp